内蒙古草原是指以北部呼伦贝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 也是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更是一处旅游胜地。 西部是黄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带,高原上的大漠驼影,与草原的翠绿草色相映成趣。 其位于我国北边中部,东经97°12’至126°04’,北纬37°34’至53°23’,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多草原(6大草原)和湖泊(1000多个)。
地理环境
编辑 播报 从地理地貌上看,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有明显的季相变化。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汉武帝在此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内蒙古草原(18张)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曾在其名著《内蒙访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可见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相类的地貌特征,这为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地质基础。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约占国土面积的12.3%。 西部是黄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带,高原上的大漠驼影,与草原的翠绿草色相映成趣。
气候特征
编辑 播报 内蒙古大草原。(3张) 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显著,大部分地区的气温的极差普遍为65℃-85℃,气温日较差年为13℃-16℃,为中国气温极差与日较差全国最大的地区,这非常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与物质的凝结;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气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牲畜的传染病流行。纯牧区一般冷的天气较多,进入十月份有的牧区就已经开始下雪,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有的地方干旱很严重,例如赤峰市的敖汉旗,就是干旱气候为主。气候:内蒙古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为半湿润地带,西部为半干旱地带。最主要的特点是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可达10度左右,所以到这里旅游要多带衣服。 内蒙古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 内蒙古从东至西可分作两大气候区: 草原气候区,从东端呼伦贝尔盟至阴山河套平原一带,冬季冰天雪地,历达半年之久,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28°C左右。夏、春、秋几乎相连,五月至九月气候温和,是旅游草原最佳季节。 沙漠气候区,从阴山以西阿拉善沙漠高原至巴丹吉林沙漠,春日(四月中至五月底)多风暴,夏日酷热,冬日奇寒。
资源分布
内蒙古草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东西跨度最长的省区,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八省区相邻。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广阔无垠的天然优质草原外,内蒙古大草原还延伸到周边多个省份,尤其是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近的2个蒙古族自治州、7个自治县内的广阔延伸,例如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就是著名的古老而美丽的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的皇家围猎草原;坝上草原和康西草原距北京仅有几十公里;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拥有草原469万亩,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至少占到全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
经济价值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单就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来看,从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从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6818万公顷(68.18万平方公里),约占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60%,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以上。 内蒙古草原(3张) 内蒙古草原(3张)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大著名草原,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内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0—45度之间,世界畜牧专家确认,40—45度左右是最佳的奶源纬度带。而内蒙古大草原恰恰位于北纬40—45度左右这一天然养牛带上,与欧洲、南美、新西兰处于同一纬度;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全年日照时数从东部的2700小时,逐步增至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的3400小时以上。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尤其是独特的饲草饲料资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素,为奶牛提供了最优质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