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盘由银片锤揲、錾刻而成。敞口,圆唇,浅腹,折沿呈六曲花瓣形,平底,盘沿下有一道宽4毫米的沟槽。盘心为火焰状宝珠,首尾相对的一对摩羯环绕宝珠,鳍、尾、鳞甲錾刻精细,眼睛圆凸,上唇翘卷,利牙卷舌;外围散点平錾6组双联式团花;宽沿每一花瓣各錾一组浮雕的团花,分别为阔叶折枝扁团花和双联式团花相间。所有图案纹样均鎏金。
该盘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进奉的鹿纹银盘同出,其形制、尺寸基本相同,花卉纹式布局也相似,可以认为同是中唐时期的器物。 唐代金银器以金花银器最具特色。唐代文献中有“金花银盘”之说,即在银器上作鎏金纹饰,时称“金镀”、“金涂”、“镀金”、“金花”等。此件金花银盘质地素净,纹饰布局有致,鎏金的黄色与盘身的银色质地形成强烈对比,金属光泽交相辉映,独具艺术情趣。
